HTML5已推出多年,被膜拜为全球搜索巨头的Google早已对HTML5支持,并且自适应(又称响应式)站点排名无论在PC和移动端均表现不错。自适应站点是终端发展催生的一个必然产物,同时移动流量已经开始赶超PC,所以并不能因为百度的早期不支持,而放弃。
直到2014年左右,百度工程师仍建议采用站点分离的形式,而最近百度升级了Spider 3.0并且推出一系列移动排名算法更新。在新版的百度移动优化指南3.0中指出,百度官方建议新站点采用自适应的HTML5进行建站。
事实上,自适应站点在百度上的表现一直良好,本次有提权之意。在旧版本下,阻碍自适应站点的采用并非百度,而是国内很多人对自适应的错误理解,导致写出来的响应式均为通过js制作而成,甚至不包含任何html5的元素,同时存在大量的冗余代码,包括常见的一页多模,内容重复的情况(大中小屏对应的模板均写入页面,通过js进行切换显示不同尺寸内容,如3个主导航或者甚至3个主体内容)。
Orson Tsui操作的站点中,其中一个站点就是非html5的自适应,还好行业词排名还是各搜索引擎的第一页。但是好像并没有手机版的标志呢?
文末分享一下给大家,自适应站点head信息建议加入(请自行斟酌):
<meta name="applicable-device"content="pc,mobile">
<meta name="viewport" content="width=device-width, initial-scale=1.0">
<meta http-equiv="Cache-Control" content="no-transform">
<meta http-equiv="Cache-Control" content="no-siteapp">
<meta name="renderer" content="webkit">
<meta http-equiv="X-UA-Compatible" content="IE=edge,chrome=1">
<meta name="image" content="images/logo.jpg">
<link rel="canonical" href="YOURLINK"/>
感谢各位看官,早前一排因为比较忙未能及时更新。
注意:本文归作者所有,未经作者允许,不得转载